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特色成长辅导室 > 详情
关于大学生独立性
- 2015-09-14点击:10444次 来源:本站
-
大学生经过了大学时代的学习,将以一个独立的个体来面对社会,这意味着社会不再把你当成一个学生或未成熟的青年来对待,它会要求你为自己的行为负完全的责任。同时,大学生们也会意识到,真诚向社会,就意味着失去了师长的庇护。这时,往往会感到一引惶恐。的确,走向社会这一任务对大学生的独立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大学业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应情况,有很多是与独立性不足有关的。因此,在大学期间,如何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意识,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 独立的含义
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是自主的,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有独立的生活态度、独立的思考能力。而且,尤为重要的,是有独立的自信心。大学生由于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在经济上尚未独立,在一定种度上,延缓了大学生的独立性的形成和发展。
很多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独立就是不需要任何的人帮助和指导或者没有任何依赖他们的需要。实际上,即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也会产生依赖他人的需要。独立,并不意味着独来独往,独挡一切,这是不可能的。那么,个人的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对青少年而言,无论遇到什么样困难,最后都可以寻求父母的保护和帮助,社会并不给青少年赋予什么样的责任。这就使得青少年吉以放心地运河做一些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有退路,有依靠。如果青少年没有父母的保护,面对同样的问题,就会感到束手无策。换言之,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表现出很明显的独立性,可以去探索、解决一些很困难的问题。然而,这种独立,其水平层次还在高,只是浅层意义上的。一旦青少年没有父母的保护,或认识不到父母会帮助他们,他们就不会再做一些自己没办法干的事情,即使必须去干,也会感到孤立无援缺乏自信心。
从某种意义来说,从未脱离过家庭与学校庇护的大学生所显示出的独立与性上述青少年的独立有一定的相似性,还不是真正意义的上独立性。身为学生,社会、学校、家庭都没有加给他责任,反而提供了许多保护,个人与家庭、学校的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容易建立自信。一旦卸下学生的称事情,以一个成人身份面对社会时,种种的保护和优待都取水了。这时,个体的自信就不易建立,独立就受到了考验。
因此,所谓真正的个体独立,是指个体应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于他人,个体对自己负有完全、无可回避的责任。 当大学生走入大学时,就从一定意义上开始了独立的生活,这就需要一种自我独立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会很慢,但却非常重要。直到大学毕业,走向社会,这一过程都在继续着。如果在大学期间,有意识地注意立性的培养,就为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独立性的培养 (一)生活上的独立 独立关不是一个泛名词,它的意义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上的独立,可以说是大学生独立性最平凡而又必不可少的表现。养成生活上的独立习惯,也是培养独立性最重要够,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很弱,对家庭的依赖性太强,而家长、学校为了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也就忽视了对其独立性的要求。这种倾家荡产向,势必会影响培养自己独立的生活的能力,会是一个在生活中处处依赖他人的人。注意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纷繁琐的日常小事开始,训练自己处理问题、发展各种基本生活技能的能力,会使自己产自立的感觉。先从外部行为上摆脱家庭的呵护关情,才能进一步走向思想的成熟与独立。
(二)学业上的独立
大学时代,学生学习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学习独立性。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多,在学业上的自主自由也比较大,不像中学那样紧跟老师后面,在老的师的精心安排与指导下完成学业。个人探索知识,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大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大到怎橛规划自己大学时代的总体时间,小到去图书馆选择哪一本书,以至在学术上怎样形独立的见解,这些都与学业上的独立性息息相关。而这种独立,又与将来工作后,事业上的独立密不可分。面对一英任务,有人的习惯于去问别人,或者习惯于观望,看看另人如何行动,或者要求上级给出具体的工作计划。几此种种,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能发挥也自己最大的创造性,这才是人的长处与优势;那种模式;大定的按部就班的事务已经越来越多地可以让机器来完成。因此,大学时代,就注意培养自己独立入理学习问题并独立应会工作的能力,是发展独立性的一个重要方。如果忽视了这方面的训练,习惯于在他人安排好之后工作,长此以往,在今后的工作中,就会显得被动,造成不适应的现象。
(三)心理上的独立
这是大学走向独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独立性更为内在的表现。
大学生的思维极为丰富活路,接受新事物很快。同时,由于涉世尚浅,很多思想都受到外界影响,个人的辨别能力相能弱一点。青年人冲动性强,因而往往在思想上容易显出一些盲目性。而一个人的成熟,主要的体现在其思相上和独立意识上的。一个想要拥有一个独立的自我,也必定要以独立的思想。为其基础。因此,使自己的思想逐步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培养独立要作是极其重要为的。它是在大兴安岭生应重点完成的任务。
思想上的独立性,意味着一个人要逐渐直越来越少地依赖他人的思想,更多地依靠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体系。自我定向,真诚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奋斗目标,独立面对自己所遇到和各种问题。同时,思想上的独立,并不意味着与他人隔离,只有自己的个人圈子里思索。恰恰相反,思想上的独立,要求常与有新思想、新观点和有健康的人格者互想接触切磋,不断接受新经验的影响,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才能保持思想上的活跃与独立。 心理上的独立,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独立的自信。当人在一切顺利时,一般容易保持自个心。但当个人遇支较大挫折或外界对自己的评价较差时,要保持信心就比较困难一些。大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比较顺利,就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所谓独立的自信心,是指不受自己与成败和他人评价影响的自信心。无论自己成功与否,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不论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好坏,都始终能对自己抑有合理而坚定的信心,相信自我的能力,相信处我能够克服困难,走出逆境。要做到具有独立的自信心,是不很不容易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他人各各种事件的影响,大学生敏感,自尊心很强,更容易受他人评价的影响,因此,要树立独立的自豪感信心是很艰巨的任务。然而这又是相当重要的一种心理上的独立品质。如果一个的自信心只能通过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来建立,那,他不仅没有真正的自信心,而且,在遇到困难时也很容易动摇。
大学生走向社会以后,所遇到的困难、打击、磨难可能会远远多于学生时代。所处的人际环境也会大大地复杂于学生群体。建立独立的自信心,就有可能去应付各种不利情况,面对挫折与不利,做出真正的反应。一个人有能力,并不不一定必然成功。成功需要受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只有及时排除干扰,使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来,才能良好适应当代社会。
同时,值得注意一点是,这种独立的自信必段建立在对自我客观认识的前提下。它不应是盲目的自信。如果对自己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或者把他人的期望当成了自我的实际,从而形成一种过高的“相想自我”,那么,这种自心就不切实际,很难保持。不顾事实而一味固执地“自信”,只能到处碰壁。审时度势,察已知人,都是建立和维持独立自信心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近程中,都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以后的发展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他们需要逐渐摆脱外界的影响,去独立面对自己的现实。这是个体自独立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一个人总不能摆脱外界影响,不能树立独立的自我,当他们处理复杂现实问题,当他们面对社会这个复杂系统时,就容易出各种样的问题。因此,走向独立的自我,从心理上真正成长起来,对大学生完善与成熟,以便良好的适应社会这所大学生,是极为必要的。
独立心理上的独立性,首先就要对自己的经验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这就是说,要无条件的接受自己,坦城地对待自己。这是自我健康发展的必然前提。有些大学生无法承受挫折,实际上就是不能接受与自己期望不一致的经验,这是心理上的幼稚表现。其次,在接受经验之后,要对自己的认识和期望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保持与实际经验的和谐。在此,要注意区分失误。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即使有很强的能力,由于各种干扰和影响因素,其实际表可能并不理想。认识到了这一点,就可能增加工厂自己的信心,进一步认清自己的真实自我以及自己所处环境的特点。根据环境特点做必要的调整,这是人的灵活性的表现,是人的社会本性的体现。再次,应客看待自己的不足。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要有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全能的,要有勇气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每个人不可避免地都会遇到“力所不及”的情况。不是在幻想之中保持自信,而是在认识到自己存在不足时依然以有保持自信,这才是心理上独立性的真正体现。
总之,心理上的独立,意味着对外界影响的相对独立,有自己的观点和行动,对失败有一定的耐受力。同时,独立不是与外界的分离和孤立,而一种与周围环境的更大程度的谐调。有不受制于外界影响的情况下与外界环境保持和揩。
独立,是一个人真正成熟自立的标志,每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有独立和自主的需要。他们不依赖于别人来求得安全感和满足,他们依赖的是自己。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间去思考问题、解决总是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看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分地考试他人的意愿。对于严重打、挫折,显示出相对镇静的态度。他们自己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会将这引起转嫁给他人,把责任归于不走运或童年的不幸。大学时代,从某某种意义上讲,对处于“延缓支付期”,大学生们可以在校园里安静地学习以继续深造,不需社会提供服务。学生称事情。学生称号,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众多的庇护,这就更更啬了独立性培养重要性。否则,在大学生在面对社会时,就会显得孱缔结我力,无所适从。
三、社会适应与目标确立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出现多元化社会,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也出现了多元化迹象。多元化的价值观,作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也出现了多元化的迹象。多元化的价值观,使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有了更多的自由,这也意味着可能失去目标,出现迷失价值观的现象。有时,常常能听见大学校园里弥散着一种叹息:干什么都没劲。究其原因,可归结为一点:没有明确的目标。
(一)目标是力量的源泉
每人上都上人有对某项目标产生行协的本能。确立了目标,就确定了自己行为的方向,使自己的思想、活动都具有意义和目的。由此产生了达到目标的愿望和动力,以使自己积极地行动起来。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必定是个生活十分充实的人,而这正是由于他不断地投立目标,经过奋斗以达到目标的结果。大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之后进入大学的。初入大学,自己中学是代的梦想实现了,而新的目标尚未及时合理的建立起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调整,就会由此而迷惘、消沉。其实,进入大学,并不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大兴安岭生在待提高的方面还很多。时入大学学习,只是得到一次培训的机会,而不是目的。大学的学习条件很好,校园生活对大学生有潜移默化的薰陶作用,这是大学生的潜在优势。把这种潜在优势。把这种潜在优势发挥了来,还需大学生自己的努力。同时,有优势就必然存在劣势。每个大学生,不可能一生作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面对社会的挑战。大学生需要重新适应调整。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真诚向工作岗位后的工作适应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可见,进入在大学,并不等于一劳永逸,大学时代乃将来走向社会,都存在着竞争与淘汰。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有紧迫和危机感,及时调整自身的心理平衡,尽快适应的角色,设立新的目标。有了压力,才能真正行动起来,更好地塑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