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生管理   >   详情

辅导员培训之七——张自珍副教授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

2018-11-16点击:3164次 来源:本站

1115上午,医学院2018年辅导员培训第七场专题讲座在三教407教室举行,医学院副院长张自珍副教授主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常见心理问题的处理》,学工办主任邓喜英及医学院全体辅导员聆听讲座。讲座由学工办主任邓喜英主持。


QQ截图20181122161217.jpg


张自珍副教授以全国高校十大命案以及洛阳大学生被精神病案为例告诉大家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必要性。她主要从健康新概念、心理健康的概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三个方面介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

她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知、情、意、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她运用“灰色区理论”对心理健康、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精神病四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状态进行讲解,告诉大家如何判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讲授中,张副教授结合具体案例对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精神疾病、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进行说明。其中,精神疾病的判断必须遵循症状标准、时间标准、社会适应标准、排除标准。心理异常判断要遵循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精神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原则、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

对于如何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张副教授表示共有八条标准,即智力正常、良好的情绪情感、意志健全、个性统一、人格完整、人际关系良好、自我意识明确,并能悦纳自己、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行为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

最后,张副教授认为辅导员必须牢记危机干预九字诀,即“保”——保持接触、“安”——确认安全,是否需要人陪同、“请”——稳定情绪、“求”——了解需求、“协”——实施协助、“会”——社会支持,周围的人和环境、“应”——提升适应应变能力、“同”——协同合作、“转”——转介。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要严格按照这九个步骤,化解危机。

副教授还介绍了入学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辅导员们也与张副教授交流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案例,学习处理方法。

讲座后,辅导员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丰富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

 

(图/张京蕊  /林樱枝)